摘要:今年年初,中央農辦等八部門聯合發布《指導意見》,提出“按照“有序推進、整體提升、建管并重、長效運行”的基本思路,推動農村廁所建設標準化、管理規范化、運維市場化、監督社會化”。
山東省政府采購網消息,10月18日,諸城市農村廁所改造后續管護服務項目開標。
其實,此次開標的諸城項目并非今年開出的第一個農村廁所管護服務大標。
1、4月9月,河南省湯陰縣農村“廁所革命”2018年78個村建設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開標,成交金額為79928萬元/19年;
2、9月16日,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農村公廁建設及運營服務項目開標,成交金額為13970萬元/3年。
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在今年7月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,2018年全國完成農村改廁1000多萬戶,農村改廁率超過一半。隨著農村廁所革命的深入推進,完善農村改廁后續管理長效機制已進入操作層面。
今年年初,中央農辦、農業農村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推進農村“廁所革命”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》。
意見提出:按照“有序推進、整體提升、建管并重、長效運行”的基本思路,推動農村廁所建設標準化、管理規范化、運維市場化、監督社會化。
農村“廁所革命”的成功除了政策推動外,還有賴于技術的革新升級,管理的社會化和規范化,以及政府持續的關注和引導。
隨著中央層面制度的出臺,不少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相關配套政策,完善保障機制,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等運行維護機制,建立健全后續管理資金保障機制,按照政府補助引導、集體和社會資助、群眾自籌相結合的原則,多方籌集改廁后續管護資金。
由此可見,農村廁所革命之后,長效管理需求將陸續釋放。